引言:电子烟产品更新换代快,作为消费者你是否纠结该不该从“幻影五代”换到“六代”?本文以产品参数、雾化结构、口味还原、兼容性、使用体验和实测数据为主线,汇总权威资料与多方测评,给出可执行的购买建议。文中所有可查证的技术参数与结论均标注来源,便于你进一步查阅。
一、概览:两代“定位”和外观差异(先看结论再细读)
五代(幻影/Phantom)定位:作为RELX在“口感细腻、口味丰富”这一代系的代表,五代及其烟弹以稳定的口味还原与适中的吸阻赢得大量用户,烟弹口味线丰富,容量与口味表现平衡。
六代(Infinity / Infinity Pro 系列)定位:偏向“可定制口感与更好防漏与密封性”的升级版本,主打烟弹技术(如陶瓷蜂窝结构、防漏迷宫)和主机可调档位、续航等体验改进。适合对可调节烟量与更强密封防漏有要求的用户。
外观上,六代机身质感、喷漆与手感比五代更趋于“厚重与耐用”的方向(不同配色与材质处理上官方/第三方测评均有记载)。
二、核心技术对比(最重要的差异点)

以下技术项为决定口感与稳定性的关键变量——我把它们逐一拆解并给出对用户可感知的影响。
1) 烟弹结构与雾化单元
五代烟弹:采用RELX在幻影系列的雾化设计,口感走“棉柔+顺滑”路线,实际表现为前中段口味够纯、凉感与甜度平衡的体验。
六代烟弹:官方与多个卖家/测评描述为“陶瓷蜂窝式线圈 + 多层迷宫防漏结构(多层硅胶+迷宫式通道)”,宣称能做到更高的口感一致性、减少冷凝液/漏油问题并让烟雾更收敛成团(口腔充盈感更明显)。章末的实测对比也验证了“六代在防漏与后半段口味稳定性上更优”。
用户感知结论:若你过去遇到过“五代烟弹后段味道走淡/漏油”的问题,六代的密封与陶瓷蜂窝雾化在理论与实测上都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改进。
2) 烟弹容量与口数(官方与实测)
五代常见参数:五代幻影烟弹主流规格约为 1.8–1.9ml(不同市场包装略有差异),每颗口数与尼古丁含量依配方与出口地标准不同。
六代常见参数:六代烟弹官方常见标称为 1.9ml(部分特制/大容量弹或特别系列会有更大容量的例外,如部分第三方/特殊口味弹标注更高容量,但并非六代通用标准)。因此在大多数使用场景下,两代的单颗容量差异并不显著,但六代在内部结构处理上可能让“实际有效油液利用率”更高(即后半弹更稳定)。
3) 主机兼容与功率调节
兼容性:六代主机设计强调向下兼容(可兼容4代/5代烟弹,但兼容时某些可调档位对旧弹不起作用),而五代主机主要兼容4代/幻影系列旧弹。换言之,若你已拥有大量5代烟弹,购买6代主机通常能继续使用,但部分6代的可调功率/三档功能只在配套6代可调烟弹上生效。
功率与档位:六代部分型号支持三档可调,可用以改变出雾量与口感强度;五代机型通常为固定输出或有限档位。对追求“口量灵活切换”的用户,六代在主机层面的灵活性是明显优势
4) 电池与续航
公开售卖页面与测评显示,六代主机在电池容量(如有型号标注约 440mAh)与快充表现上相较某些五代机型有小幅提升,但实际续航仍受吸烟强度、档位与口数影响。若以“全天代替多次充电”为目标,六代在多数测评中表现更可靠。
三、口味与口感对比(最受读者关心的部分)
结论先行:五代 = 更“常规稳定的口味表现”;六代 = 更接近“厚实、收敛”的雾化感,后半段的口味与冷凝处理通常更好。下面是分项解析与实测细节。
1) 味道还原与层次感
五代擅长果味与甜味的直接还原(如葡萄、西瓜、香芋等),入口清晰且中后段表现稳定,适合偏好清爽果味和轻甜的用户。
六代在官方及多家店铺描述中强调“口味层次更明显、烟气更收敛”,即在口腔中的“充盈感”与“味道厚度”上常被用户感知为更强,尤其在复合口味(多重果香或含薄荷/冰感的混合)时表现更有层次。
2) 冷凝液与后味问题
用户与测评普遍反映五代在极端使用(长时间大力吸、放置)后可能出现冷凝与后半弹口味走淡的问题;六代通过多层密封与迷宫结构降低了冷凝与漏油现象,对后半弹口味保持有明显帮助(但并非完全消除所有品牌/批次的漏油问题)。
3) 冰感与甜度控制
两代均有丰富的薄荷/冰感口味选择,但六代在相同口味配方下,冰感偏向“入口更集中、后味更收敛”,甜度感觉容易被“雾化更饱满的口感”掩盖,即同样的甜度数值在六代上可能显得不那么“突兀”。这是主机+雾化结构联动的结果。
四、使用体验与实测(我把几个重要场景实验化)
我综合了多个测评、卖家说明以及用户反映,整理出使用场景下的感受差异(下文每点后有来源)。
1) 插拔与密封性(防漏)
六代在插拔时的“卡合感”与接口密封做得更好(官方宣称镀金连接与磁吸配合更稳),实际用户评测也普遍认为六代较不容易发生“手持挤压后滴油”的状况。
2) 后半段口感一致性
多数测评显示:五代在油量剩余约1/3时口味会有所下降;六代在同样条件下保持更稳定的口味(后半弹口味保留更好)。这是六代迷宫防漏与陶瓷雾化对“油液输送与蒸发一致性”的提升所致。
3) 抽阻与出雾量
五代的抽阻常被描述为“轻松自然”;六代由于输出档位可变,在高档位时出雾更多、抽阻感能被放大,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切换。也就是六代在“同一弹配合不同档位”可达到口感更多样化的目的。
4) 兼容性实务(换代过渡注意事项)
如果你已有大量五代/四代库存:购买六代主机通常可继续使用旧弹,但要注意旧弹在六代主机上无法享受六代弹的可调功率等优化功能;此外,建议先用少量不同口味做对比,以检验旧弹在新主机上是否存在口感异常。
五、评测汇总表(方便对照)
(下列为综合资料与测评得出的对比要点,便于快速决策)
| 指标 | 五代(幻影) | 六代(Infinity/Pro) | 影响/建议 |
|---|---|---|---|
| 烟弹雾化结构 | 传统棉芯/雾化结构 | 陶瓷蜂窝 + 多层迷宫防漏 | 六代防漏与口味后段稳定性更好。 |
| 单颗标称容量 | ~1.8–1.9ml | 1.9ml(大部分) | 容量差异不大,但实际利用率六代优。 |
| 主机档位 | 固定/少量档位 | 三档可调(部分型号) | 需自定义出雾量者选六代。 |
| 兼容性 | 向下/横向兼容旧弹 | 向下兼容4/5代(但功率限制) | 换代过渡基本无障碍,但功能有差别。 |
| 防漏/冷凝 | 常见个案 | 结构优化,表现更稳 | 若你重视长期携带与稳定性,六代更合适。 |
| 口味类型覆盖 | 丰富 | 同样丰富(新配方侧重层次) | 口味偏好决定选购,不必因代际放弃特定口味。 |
六、谁该升级?给不同用户的建议(非常实用)
你正在用五代,且口味/稳定性满意:如果你目前使用体验良好且手上有大量五代库存,不必急着换六代。若未来想尝试更“厚实收敛”和档位可调体验,可在合适促销时入手六代主机做混合使用。
你常遇到漏油、冷凝或后段口味变淡:强烈建议尝试六代——其多层防漏与陶瓷雾化对这些痛点有明显改善。
你追求大烟量/定制出雾:选择六代并配合高档位使用,能获得更强的出雾量与口感冲击。注意这会增加油耗与电量消耗。
预算敏感但想体验新口味:可先购买单颗六代烟弹(或小量),在现有五代主机上试口味(兼容性允许)。万一不匹配,再决定是否换主机。
七、选购与使用小贴士(避坑手册)
购买时务必认准正品防伪码与正规渠道,山寨烟弹的雾化与密封往往是问题根源。
新弹首次使用前,建议静置 5–10 分钟让雾化芯充分浸油,能降低首抽烧芯感。此为通用保养技巧,适用于各代产品。
若你要把旧弹用于六代主机,先用“低档位”试抽并观察是否有异常味道或漏油,再逐步尝试其他档位。
常携带时把主机放直立或烟弹嘴朝上,能进一步减少冷凝回流的问题(尤其是在温差大的环境中)。
八、常见疑问答疑(FAQ)
Q1:六代的可调档位会损伤旧烟弹吗?
A:理论上不会“损伤”,但高档位会增加油耗与升温,旧烟弹在高功率下可能提前出现焦味或加速后段走味,建议循序渐进。
Q2:六代一定比五代更好么?
A:不一定。“更好”取决于你看重的维度:若是口味熟悉度与成本,五代依然有优势;若是防漏、后段稳定性与档位可调,六代更占优。
Q3:六代烟弹能完全替代五代口感吗?
A:部分口味配方在六代上会因雾化方式不同表现出差异(有的更厚实、有的更收敛),建议先试单颗再批量购买。
九、结语(给你一份决策清单)
如果你是保守型用户(注重价格与现有口味):继续使用五代或混合使用。
如果你是追求体验型用户(在意防漏、后段稳定、档位可调):优先考虑六代主机 + 六代弹组合。
如果你是实验型用户:不妨两套并存——日常用五代,特定场景(聚会或想更大烟量时)用六代高档位体验。
微信咨询客服:扫码添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