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概览:积木系列是什么
“积木”系列是 RELX 在其产品线中推出的可组合/拼搭风格的可换弹/一次性(不同版本有差异)电子烟系列,设计强调“趣味化外观 + 大容量口数 + 多口味选择”。近年推向市场的 Creator / Creator 22000 等型号,主打超长口数与“口感可调/大容量雾化”体验。商家与测评普遍给出的产品定位是:面向追求口味多样与长续航的用户群体。
2. 官方标配与核心参数
(重要声明:不同版本与地区版参数可能差异,以下为公开资料汇总的典型规格 —— 下单前请以商品实物或官方信息为准。)
标称口数:部分型号标注 22000口 或接近量级(取决于吸阻与吸法)。这类大数字通常来自标称吸用次数估算。
烟弹容量 / 结构:可换弹设计(部分型号烟弹容量显著大于传统 pod),采用较大容量烟油与陶瓷雾化芯以保证口数与口感稳定。
控制与显示:部分产品带像素化小屏或电量显示、功率调节(宣传称可做“无极/阶梯”功率调节),并以 Type-C 充电为主。
味道线:覆盖水果、茶类、乳甜、薄荷与混合冷萃等类别,品牌与分销页面会定期上新和区域口味差异。
(以上为购买决策时最应该确认的硬参数:口数声明、烟弹兼容性、充电接口与是否可调功率;这些会直接影响使用成本与体验。)
3. 真伪鉴别:从包装、防伪码、外观到使用体验的逐项检查(实操清单)
下面给出一份可打印/复制的“7步真伪检查表”,实际购货或验货时逐条核对。多项异常即判定高风险。
3.1 包装与印刷质量(第一眼判别)
正品:印刷清晰、色彩饱满,警示语(英文/当地语)字体粗细、行距规范;塑封膜平整无气泡。
假货:常见印刷失真、色差、警示语字体异常或排版错位。
(为何重要:包装做工通常是最容易被忽视但也最能反映供应链规范的地方。)
3.2 防伪码 / 二维码验证(最直接)
方式:扫描包装上的防伪二维码或登陆品牌官方验证渠道进行核验。官方通常提供扫码查验或输入编码的渠道。若二维码无效或提示异常,谨慎判断。
3.3 标签与钢印细节
正品:防伪贴位置、字体居中、金属/钢印(若有)凸起明显且质感好。
假货:标签对齐差、撕下后无金属反光或留色异常。部分假货模仿度高,但细看边角/胶质仍有破绽。
3.4 烟弹与接触点做工
正品:烟弹外壳磨砂细腻,接触点光滑,接口配合紧密;吸嘴材质与透明度一致。
假货:接触点粗糙、接口松动、使用时漏液或吸阻异常。
3.5 使用感受(主观+可测)
观察点:口感是否稳定(前、中、后段有无明显突变)、是否有刺激性异味(刺鼻感通常代表劣质配方或杂质)、漏油或过热现象。
建议:若可现场试吸,先小口浅吸观察是否有刺喉或金属味,随后做连续拉吸测试(注意卫生与法律合规)。
3.6 渠道与票据
选择官方/授权渠道购买,索要正规发票与售后凭证,海外购需留意地区版本差异与法律合规。多渠道对比价格明显偏低的通常要警惕。
4. 口味介绍与深度试吸笔记(分类 + 代表口味)
注:口味体验高度主观,下列评测为常见口味类型总结与来自测评/用户反馈的综合描述,供编辑写稿与读者选口味参考。
果味类(推荐给喜欢清爽与甜度可控的用户)
三重芒果 / 混合芒果系:果香浓郁,层次为“初甜→果肉厚重→尾段清凉或微酸”,适合喜甜用户;若追求“真果感”,选择原味比例更高的款。
混合葡萄 / 黑加仑荔枝:葡萄类通常偏果酸与甘甜并存,黑加仑版本更耐人寻味,尾段常带一丝单宁感,适合喜欢复合口感的用户。
茶类 / 冷萃系(推荐给习惯清爽回甘的人群)
茉莉绿茶 / 铁观音(葡萄铁观音) / 桃子乌龙:茶香基底明确,茶感与果香搭配良好,烟油配方强调中段回甘;若追求“真实茶韵”,建议低功率/慢吸以保留茶香层次。
冰感 / 薄荷类(喜欢口腔清凉感的人群)
双重薄荷 / 极凉系列:冰感强烈,第一口即有显著冷感;部分口味会在中后段透出薄荷的甜感或冰镇汽水的爽感,适合夏季或替代口腔清新需求。
甜品 / 咖啡类(偏爱奶油与烘焙味)
焦糖咖啡 / 卡布奇诺 / 抹茶星冰乐:奶味与咖啡苦香平衡良好的款项能提供“层次感”,抹茶类若还原得当可表现出“抹茶粉的涩与奶油的圆润”。测试时注意甜度是否有积滞感(过甜会掩盖细节)。
对比与选购建议
新手:优先选择官方授权渠道购买小套装,先选不太甜的口味以免“口味疲劳”;确认是否支持官方防伪扫码。
追求口味的玩家:建议购买多款短装进行盲测,通过主观评分筛选 2–3 款常备。
重度用户 / 出行常备:关注口数与电池参数,若以“成本”衡量,需计算单口成本(烟弹价格 / 标称口数)。
常见问题与维护贴士
漏油怎么办:先检查接触点与烟弹是否插紧;轻晃后擦净接触点,若仍漏建议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
气味突变:可能是烟油变质或假货(有刺鼻气味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保留包装条码以便核验)。
如何保存烟弹:避光、常温、避免高温与潮湿环境以保护烟油风味稳定。

微信咨询客服:扫码添加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