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斯巴达为什么突然火了?

如果把近两年的“大口数一次性”做一条时间线,悦刻 Sparta(下文简称“斯巴达”)的爆红并不偶然:它把可充电屏显双网芯高口数这些一次性赛道的高频卖点做了几乎一次性“打包”,并在口味矩阵上走“广谱 + 冰爽主线”的策略,直指海外一次性市场的主流需求。
从公开页面与电商资料可见,市面上流通的斯巴达系列以**“20,000口”与“24,000口”**两大标称为主,核心规格包含:约750–780mAh 可充电电池、USB-C 充电、屏显、两档功率/雾化模式、双网芯、约18–24ml预注油量、尼古丁强度多为5%(海外版)

微信图片_20250728130657.jpg

二、核心参数一览

注:不同批次/渠道存在差异,下表为多源信息综合后的“主流版本画像”。

  1. 电池与充电

  • 容量:约750–780mAh(可循环充电)

  • 充电口:USB-C,主流快充头兼容

  • 充电时间:约30分钟可充满(商家口径)

  • 屏显信息:电量/功率/啜吸计数/油量(不同页面呈现略有差别)
    来源与佐证:VapeInThai、买手站点与品牌零售页均提到 750–780mAh + USB-C + 屏显等要素。

  1. 雾化与功率

  • 双网芯(Dual Mesh),提升出雾效率与稳定性

  • 两档功率/模式:约经济/标准 15W高功率/大烟雾 25W(不同站点描述略有不同)

  • 抽吸激活,固定进气(不可调)
    来源:VapeInThai 对 25W + Dual Mesh 的描述;BuyRELX 24K 页面对 15W/25W 两挡表述。

  1. 油量与口数

  • 标称口数:20,000 / 24,000 两档

  • 预注油量:约18–24ml(随版本不同)
    说明:口数=实验室条件估算值,与个人抽吸习惯、环境温度、功率档位等密切相关,实际使用会有差异。

  1. 尼古丁强度

  • 海外零售规格多为 5%(50mg/mL)

  • 部分地区版本与法规不同,规格可能调整
    来源:VapeInThai、BuyRELX 产品页

  1. 外观 ID 与交互

  • **方正“黑盒”**形态,顶部一体化烟嘴

  • 底部风格化出气孔/装饰圈,正面RELX 字样

  • 屏显位于正面下方,可读性较好
    来源:电商图示。

  1. 口味矩阵(示例,不同地区略有不同)

  • 水果/冰爽:蓝莓、苹果、西瓜、菠萝、葡萄、彩虹糖、酸软糖、覆盆子薄荷、葡萄荔枝、桃子草莓、乌龙茶

  • 口味标注常配有甜度/凉度/浓度星级可视化
    来源:VapeInThai、Kardinal、BuyRELX 等列表。


三、专业拆解:双网芯 + 两档功率对实际体验的意义

1. 双网芯的稳定性与风味密度
双网芯意味着更大的有效加热面积更均匀的导油覆盖,在高口数一次性里两个点很关键:

  • 越到后段风味越能“扛得住”:单网芯在长周期使用后容易出现风味衰减、甜冷感“变淡”、糊味概率上升;双网芯能将这些衰减拉平一些。

  • 更适配大功率模式:在 20W+ 的工作段,双网芯能更迅速、均匀地把能量转成蒸汽,减少“热点”导致的局部焦化。
    实测推断与常识一致,且商家明确标注 Dual Mesh。

2. 两档功率如何影响口数与口感?

  • 经济/标准档(约15W):口感偏克制,烟雾量适中,口数相对更耐用;适合通勤、室内等低干扰使用场景。

  • 高功率档(约25W):雾量更大、甜冷感更明显、击喉感更直接,但单位时间油耗更快、电池循环更频繁、热负载上升。

  • 选择建议:新品前 3–5 个小时建议以标准档熟悉基底,再切高功率做“口感冲击”,更容易找到个人“甜点位”。(功率信息源自多电商页描述,实测逻辑为雾化常识与用户口碑归纳。)

3. 屏显的“必要性”
与无屏一次性相比,屏显至少带来三件事:

  • 电量可视化,避免“临门一脚没电”;

  • 油量/啜吸计数可视,帮助估算剩余里程与出行安排;

  • 功率/模式确认,防止误触/误判导致体验不稳。
    这对高口数一次性是“刚需级”改良。


四、口味深聊:热门风味的“适配人群”地图

微信图片_20250728130701.jpg

口味描述结合商家星级标签 + 海外零售口碑 + 雾化风味通用认知,实际以个人感知为准。

  • 蓝莓 / Blueberry:酸甜中段,凉度中高,更偏“果汁冰棒”的干净路线,适合全天候通抽

  • 苹果 / Apple:青苹果调性常见,清新、脆感强,甜度适中,解腻属性好,适合餐后与通勤。

  • 西瓜 / Watermelon:夏季爆品序列,清甜 + 冰感明显,适合高功率模式下追求大雾量 + 冰感冲击的人群。

  • 葡萄 / Grape:紫葡萄糖浆感,甜度较高,适合嗜甜用户。

  • 覆盆子薄荷 / Raspberry Mint:浆果酸度拉高后叠薄荷,前段更亮,适合喜欢“清酸感”的用户。

  • 彩虹糖 / Rainbow Candy:多果混调,甜感上限高,新人接受门槛低,但长抽可能腻,建议与清爽口味轮换。

  • 酸软糖 / Sour Gummy:酸甜“拉扯”感明显,高功率档下层次更丰富。

  • 乌龙茶 / Oolong Tea:茶底类稀缺且解甜,是“果味疲劳期”的口感救火队

配图建议:选用各口味零售页的“甜度/凉度/浓度”星标海报作为图说。


五、与同级热门的“硬刚对比”:冰熊 20K、YOOZ 20K 等

1) 斯巴达 20K vs 冰熊 20K(一次性)

  • 手感与外观:两者都走“扁厚黑盒”路线;斯巴达正面品牌辨识更强,冰熊在部分批次做了更张扬的面板纹理。

  • 功率与网芯:斯巴达明确“双网芯 + 两档功率”,冰熊不同批次规格多样(但也有双网描述),以“极冷感”路线出圈。

  • 屏显:同为屏显,斯巴达的啜吸计数/电量信息清晰度不错;

  • 口味:斯巴达“果味 + 冰爽”覆盖广,冰熊“极凉 + 爆甜”标签更强。

  • 谁更耐抽?标准档下,斯巴达的双网芯 + 合理控功率能更稳;但若你长时间高功率猛抽,二者的口数折损都会比较明显。
    (对比参考若干一次性资讯与电商口碑。)

2) 斯巴达 20K vs YOOZ 20K(/同级一次性)

  • 结构与操控:斯巴达两档功率与屏显更“数码感”;许多同级产品只有电量指示或简化显示。

  • 风味取向:斯巴达偏“广谱易抽”,YOOZ 同级常见“单一口味打穿”的策略,风味个性拉得更满。

  • 补能效率:USB-C + 小电池体积普遍一致,30–45 分钟补能是一次性赛道的通行标准。


六、上手评测与体验建议

1) 新手 10 分钟快速上手

  • 第一口用标准档:适应甜冷与击喉,减少“上来就猛”的不适;

  • 观察屏显:确认电量与功率档位,留意是否有计数/油量图标;

  • 前 20 口:注意是否出现异响、倒灌或冷凝(一次性概率事件),若有可擦拭烟嘴并降低吸阻与吸速。

2) 口味“轮换”与“疲劳”管理

  • 若主抽甜感/高凉口味,建议轮换茶底/清爽系(如乌龙茶),能显著缓解味觉疲劳。

  • 高功率模式连续使用 3–5 分钟后建议“冷却间歇”,可延长风味“巅峰段”的持续时间。

3) 两档功率使用节奏

  • 通勤/办公:标准档(更稳、更省);

  • 饭后/社交:高功率档(爆发力更强);

  • 尾段管理:当屏显提示油量/口数临近尾声,建议回到标准档,避免“尾段干热”。

4) 维护与存放

  • 充电:选择合规充电头与线材,避免边充边抽;

  • 存放:远离高温/强光/密闭车内等极端环境,长时间不用建议置于阴凉干燥处;

  • 清洁:烟嘴区域定期擦拭冷凝,有助于维持口感清洁度。


七、痛点与槽点:客观说几句

  • 重量与体积:相比小油量一次性,斯巴达这类“大盒子”更厚更重,口袋负担略大。

  • 高功率“吃油”:开足马力很爽,但油耗、电耗提升明显,口数会低于名义值

  • 甜冷主线:对“原叶/烘焙/酒桶”这类个性化风味的覆盖相对有限,更偏大众口味。

  • 版本复杂:20K 与 24K 并行,不同渠道参数略有出入;下单前请再看一次“电池/油量/功率/口味清单”。


八、买前 3 个关键问题

Q1:20K 还是 24K?

  • 若你是轻口吸 + 标准档、通勤使用为主,20K已足够;

  • 若你喜欢高功率 + 大雾量,且期望减少换新频率,24K更合适。

Q2:我该选哪种口味?

  • 通抽:蓝莓、苹果;

  • 社交场景:西瓜、彩虹糖、酸软糖(冲击力强、记忆点足);

  • 解腻:乌龙茶、覆盆子薄荷(酸/茶底)。

Q3:是否“值回票价”?

  • 如果你看重可视化、稳定性、易用性和风味广谱,斯巴达的综合性价比偏高

  • 如果你只追求超低成本,且对屏显、双网芯并不在意,同价位/更低价位也存在“够用”的选择(但体验指标会下降)。


九、与传统换弹设备的取舍

  • 一次性优点:开箱即用、无需补油/换芯/清洗;

  • 一次性缺点不可补油、口味固定、长周期成本可能更高;

  • 换弹(Pod)优点:口味与烟弹选择丰富、设备可复用;

  • 换弹缺点:需要管理电量、烟弹库存、偶发渗漏。
    如果你是纯新手或“旅行/聚会/备机”场景,斯巴达这类带屏显的一次性很友好;重度用户可考虑“一次性 + Pod”双栖策略。


十、进阶:关于“标称口数”的科学看法

标称“20K/24K”是厂商在标准化吸阻/吸时长下的估算,现实里会被以下因素拉低或拉高:

  • 功率档位:高功率→单位时间雾化油更多→口数下降;

  • 吸阻与吸时长吸/深吸更“吃油”;

  • 温度:低温环境导油变慢,极端时可能出现干抽/糊味风险;

  • 存放姿态:长时间侧放或震动可能增加冷凝/渗油概率。
    因此,请把口数理解为“容量级别的量纲”而非“硬性指标”。


十一、真实口碑快速抽样

  • 海外零售页与短视频开箱普遍强调:屏显实用、双网芯风味稳定、25W 模式雾量可观,但高功率下掉电与掉油更快是共识。

  • 口味满意度上,“蓝莓/苹果/西瓜/覆盆子薄荷/彩虹糖”出现频次较高,适配人群广。

配图建议:选取“20K/24K”两代外观对照与典型口味海报作为口碑插图说明。


十二、适用/不适用人群

更适合:

  • 需要省事开抽、不想折腾的成年用户;

  • 喜欢可视屏数字化反馈(电量/口数/油量/功率)的用户;

  • 偏好甜冷果味、追求大雾量的人群。

不太适合:

  • 极致轻便、极致隐蔽性有刚需的用户(它不算小巧);

  • 对风味有**深度“原叶/烟草/烘焙”**偏好的人。


十三、合规与安全温馨提示

  • 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 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如有健康疑虑请咨询专业人员;

  • 使用与存放请远离高温及火源,避免误食与误触;

  • 若出现异常气味/过热/渗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妥善处理。


十四、结论:斯巴达一次性的“价值锚点”

把屏显、可充电、双网芯、两档功率、高口数与广谱口味装进一次性机身,是斯巴达的核心竞争力。在“体验完整度”与“上手友好度”两条轴上,它都交出了一份均衡答卷:

  • 作为主力通抽:标准档续航稳、风味耐;

  • 作为社交爆发:高功率雾量撑场,甜冷记忆点强;

  • 作为新人入门:屏显降低不确定性,减少“第一次”的学习成本。
    如果你的预算和场景与以上强项重叠,斯巴达值得列入清单;若你更看重极致轻便或个性化小众风味,换弹设备或其它风味侧重的一次性也可优先考虑。


微信咨询客服:扫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