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风口浪尖的电子烟巨头

2024年下半年以来,电子烟行业暗流涌动。作为国产头部品牌的雪加SNOWPLUS,其旗舰产品“雪茄大板砖”突然陷入全国性缺货,甚至被传“品牌倒闭”。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疯狂追问:“雪加跑路了?”“大板砖还能买到吗?”本文结合行业数据、供应链动向和用户反馈,揭开这场缺货风暴背后的真相。


一、雪加SNOWPLUS真的倒闭了吗?

1. 品牌现状:从资本宠儿到战略收缩

雪加SNOWPLUS曾在2019年创下电子烟行业融资纪录——单轮斩获4000万美元(约2.8亿元人民币),并凭借月销40万套的业绩跻身行业前三。但2024年国内电子烟监管政策收紧后,品牌战略重心转向海外市场。根据2024年11月时刻电子烟网报道,雪加内部信明确表示将“加大海外投入”,国内线下门店数量缩减至高峰期的30%。

关键数据佐证

  • 2019年国内门店:超10万家

  • 2024年国内门店:预估3万家(基于区域代理商访谈)

  • 海外布局:北美、欧洲、东南亚等20余国

2. 倒闭传闻的三大漏洞

  • 漏洞一:2024年10月仍有新品发布。B站UP主“电子烟实验室”实测雪加2024款“外星人随行仓”,证实品牌仍在迭代产品。

  • 漏洞二:海外渠道正常供货。马来西亚经销商反馈,雪茄大板砖在当地月均出货量达5万支。

  • 漏洞三:官方客服持续运营。2025年3月,用户通过微信客服仍可查询产品信息。

结论:雪加未倒闭,但国内市场的战略性收缩被误读为“退场”。


二、雪茄大板砖为何“一烟难求”?

1. 技术壁垒下的产能瓶颈

作为雪加旗舰产品,雪茄大板砖(Hammer 10000)以“16ml储油仓+650mAh电池”的配置碾压同类竞品,单支续航高达10000口。但据供应链人士透露,其陶瓷雾化芯良品率仅6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85%。2024年Q4,核心代工厂因环保审查停产1个月,直接导致国内库存告急。

2. 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 用户口碑效应:B站测评数据显示,2024年“雪茄大板砖”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500万,关键词搜索量同比激增320%。

  • 替代性需求转移:2024年9月“水果味电子烟禁令”实施后,雪茄大板砖的烟草本味系列成为老用户首选。

  • 黄牛炒作推波助澜:某二手平台显示,原价128元/支的大板砖被炒至299元,溢价率高达135%。

3. 渠道策略的主动调整

为优先保障海外订单,雪加自2024年11月起将国内供货量削减40%,重点城市实行“配额制”。深圳某代理商坦言:“现在拿货要提前30天预订,到货后2小时内就会被分销商抢光”。


三、行业视角下的生存启示

GWetRTnWkAAkOXA.jpg

1.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韧性

雪加案例印证了电子烟行业的“摩尔定律”——性能每提升10%,供应链复杂度增加30%。品牌需在雾化效率、漏油控制等核心技术上建立专利壁垒,同时布局多元化代工体系。

2. 合规化转型的迫切性

随着《电子烟国家标准》全面落地,通过TPD(欧盟烟草产品指令)认证成为出海必经之路。雪加早在2019年便通过FDA和欧盟医用级安全认证,这为其海外扩张奠定基础。

3. 用户运营的社群化趋势

从2019年“电子烟派对”到2024年B站UP主联名款,雪加始终深耕年轻社群。数据显示,其私域流量复购率高达58%,远超行业平均的35%。


结语:电子烟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雪加SNOWPLUS的“缺货危机”,本质上是国产电子烟品牌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三重压力下的缩影。随着行业洗牌加速,唯有坚持技术深耕、合规运营和用户洞察的品牌,才能在这场持久战中突围。


微信咨询客服:扫码添加